| 
  
 |  | 
  
 |  |   
 |  |   
 |  |   
 |  |   
 |  |   
 |  | 2007-08-16    作者:高初建    來源:中華工商時報 |  |   
 |  |   
 |  | 國務院日前發(fā)出1號緊急通知,要求切實落實政策,保證市場供應,維護副食品價格穩(wěn)定。近年來,國務院以緊急通知的形式關注菜籃子問題尚不多見,可見情況的緊急性、嚴重性。 當前菜籃子問題最突出的矛盾是價格上漲過快。據(jù)統(tǒng)計顯示,在各類副食品價格波動中,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45.2%,居第一位。鮮蛋價格上漲30.1%,油脂價格上漲30.1%,鮮菜價格上漲18.7%,漲幅都不小。而這些恰恰是老百姓過日子最基本的生活資料,最讓老百姓揪心。
 國務院在緊急通知中提出了5項具體要求,要求抓好秋糧生產,落實扶持生豬生產各項政策措施,加強食品市場、質量、價格監(jiān)管,切實安排好困難群眾的生活等等。這些要求針對性很強,政策性很強,確實需要各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執(zhí)行,迅速落實。
 無論是食品還是其他任何商品,如果要保持價格穩(wěn)定,前提是供求關系的穩(wěn)定。如果是因為某些產品一時出現(xiàn)了短缺而造成了價格上漲,解決的辦法就是增加生產,保障供給。而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,增加生產,保障供給,說到底要靠市場調節(jié),要靠市場傳遞出來的正確信號指導生產者,靠合理的市場交易規(guī)則、交易結果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。人們還記得,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,曾出現(xiàn)食品短缺、價格劇烈波動的情形。當時的改革措施最關鍵的一條,就是放開搞活,給農民充分的生產經營自主權,讓他們走向市場,結果沒用多長時間,產品豐富了,市場繁榮了,價格在長達20年中保持了相對穩(wěn)定。
 其實,針對當前食品價格上漲的問題,我們認為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認真做一點調查研究,看看引起漲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?比如說,喂豬的飼料與喂牛喂羊的飼料一樣嗎?能否籠統(tǒng)地說肉類漲價是因為飼料漲價造成的?再比如說,根據(jù)商務部的統(tǒng)計,近幾年來我國主要消費品基本上處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狀態(tài),像方便面已經達到了年產460億包(2005年數(shù)字)的規(guī)模,已經屬于生產能力過剩,那么,這類產品漲價是何道理呢?對這些事情,應該搞清楚,一方面可以給老百姓一個交代,另一方面在制定政策時也能做到心中有數(shù)。
 |  |   
 |  |   
 |  |  |  |  |